第七周小讲座数学在古代两个神奇工程中的应用

2012-03-3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讲座名称:数学在古代两个神奇工程中的应用
讲座老师:华育中学数学老师 王江
讲座时间:2012年3月21日下午1:20 - 2:00
讲座地点:公共教室A103

    【讲座内容简介】
    本文详细介绍了两位古代数学家分别完成的两项奇迹工程——2500多年前的欧帕里斯诺隧道和2200多年前的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周长。欧帕里斯诺所挖的隧道是从一座山的两端同时掘进,挖出一条笔直的隧道,欧帕里斯诺在设计和施工中,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保证两个工程队精确无误地在山体中间会合,不然,整个工程将事倍功半。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的周长没有大动干戈,只是找了两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在夏至日,通过一个容易操作的测量和他的推算,得出了一个精度相当高的地球周长。他们两人完成当时的这两个奇迹,分别运用了几何中相似三角形的简单原理和圆的弧长和圆心角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欧帕里斯诺,穿山隧道,埃拉托色尼,地球周长,相似三角形。
    参考文献:
    [1] Tom M. Apostol,《The Tunnel of Samos》,《Engineering & Science》No.1,2004。
    [2] 汪晓勤.数学史课件.2008.

王江2.JPG

 

王江3.JPG

 

    【听后感】
    讲座讲述了在2500多年前的欧帕里斯诺,从一座山的两端同时掘进,挖出一条笔直的隧道并保证两个工程队精准无确的在山体中会合。以及2200多年前的埃拉托色尼测地球周长的两个神奇工程。而他们所用的原理仅是相似三角形和圆的弧长、圆角心的基本知识。纵观世界,世界上许多成功例子的背后总离不开一个想法。因此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只有敢于想象,进行一系列的假设与推理才能创造奇迹。这两个人的逻辑思维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14届 董洋)

    第七周周三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去听了王江老师举办的讲座《数学在古代两个神奇工程中的应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古人是如何让分别从山两头挖隧道的两支工程队在山中精确地对接?古代科学家是怎样测量地球子午线周长的?随着王江老师生动的讲述,这些问题都在我的脑海中一一解开,原来在这些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都蕴藏着数学的原理。从这些巨大的工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数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数学和这些科学家们善于思考的头脑,这些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和勾股定理等的发现,都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成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延续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14届 范君)

    这次讲座由王江老师主讲,以具体形象的示意图,为我们揭示了数学在古代的两个神奇工程的应用。讲座分别讲述了:在2500多年前,欧帕里斯诺率人运用了几何相似三角形原理从一座山的两端同时掘进, 挖出一条笔直的隧道, 并使两个工程队精准无确的在山体中会和;还有2200多年前的埃拉托色尼用圆的弧长、圆角心测出了地球周长,数值与如今用先进设备所测出的所差无几。听完这次讲座,我深有感触,明白了只要敢想,敢做,敢尝试,多思考,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14届 陈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