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你我身边——初二历史记录活动展(一

2015-04-07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I

   去年暑假我回了一次乌鲁木齐老家,爷爷从床底下翻出了两样东西,我们杨家的家谱与相册。相册里有很多黑白照片,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奶奶年轻时的一张照片。
   当时是1958年,奶奶上初一。照片里奶奶穿着花上衣,扎两个小辫子,手里拿着一把锤子和一个竹篮子,站在一个奇怪的炉子旁。奶奶看着这张照片,开始对我讲故事。
   当时奶奶在上半学期,校园里到处都插着红旗,拉着横幅,墙上写着大红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立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标语。忽然有一天,校长讲话说要停课两个月,响应毛主席钢产量赶英超美的目标,全校师生要炼钢。当天晚上,初中部的同学们一人一只小竹筐,从学校步行到旁边的煤厂运煤。小竹筐一次运不了多少,于是大家一晚上不睡觉,运了六趟,把煤厂的煤山全运到了学校操场上。高中部的同学架起梯子,竖起了炼钢的高炉,每个高炉有5个人负责,一个人拉风箱,一个人添煤,两个人砸生铁,一个人把生铁往高炉里投。褐红的生铁在高炉中融化,最后所有生铁都扔进去后熄火,等高炉冷下来,会从煤灰里找出一个硬的铁疙瘩,这便是炼出的钢。整个高中部一共搭了3个高炉,当天晚上炼出的钢都交给了上级。
   后来,我在化学课上了解了炼钢的工序,与当时大炼钢铁的工序差异甚大。奶奶告诉我,当时那样炼出的钢都是土钢,不合格。而且两个月的炼钢,误了农事,田里全是倒伏的稻谷、玉米和冻坏的红薯。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大炼钢铁是新中国的一次失败的尝试,它给人民带来饥荒,破坏资源;历史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个人、国家、乃至世界,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发展,因此大跃进、大生产定下的不切实际的飞跃性目标,必将失败,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大炼钢铁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切不可迫切求功,必须脚踏实地,步伐坚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初二(1)班 杨继超)

 

 II

   我的爷爷在1927年出生,而抗日战争于1937年爆发。“当时我在去上中学的路上,”爷爷回忆说,眼里深邃的目光仿佛倒映出了当时的景象,“一枚日本的炸弹就在我的不远处炸了开来,土啊灰尘啊溅了我满头满脸。说起来也真是幸运啊,否则现在就没有你了。”——防空洞逃生
   爷爷的青少年时期中经历了许多次防空洞逃生。他是四川重庆人,当时的重庆是陪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爷爷在中学还没毕业时,日本侵华战争就开始了。我的太爷爷,也就是爷爷的爸爸失业了,于是爷爷也失学了。他历经艰难,经人介绍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当了一位文书抄写文员。那段时间里,他经历了数次防空洞逃生的经历。“有一次啊,那特别凶险,”爷爷回忆说,“我跑慢了一点,一颗炸弹就在我刚刚跑进防空洞时,炸在了洞口,热浪席卷而来,差点把我炸死。”后来,爷爷在有惊无险中,随着抗战胜利的部队到了南京,成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里的一个雇员。解放后重新读了大专,在上海市财政局当了一名普通干部。无论是在国民政府还是解放后的人民政府,爷爷始终以他的好学、勤奋和敬业得到了同事的肯定。——缅甸远征军
   爷爷的弟弟王守仁在抗战时期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国民政府的缅甸远征军进行抗战。那时抗战已接近尾声,他的那支部队在长途奔袭前往缅甸的过程中,却与一支共产党的军队狭路相逢。激战中,他们被共产党军队击败,于是向共产党投诚了。“你守仁爷爷是去打小日本的,也不愿意自己人打自己人。”投诚后的守仁爷爷后来随着共产党一路南下,到了广州,现在在广东省法院成了一名离休干部。说起来,这一场败仗,也挽救了他留在缅甸种罂粟的命运呢。

   八年抗战,四年内战,是88岁高龄爷爷和86岁高龄的守仁爷爷心中最为深刻的记忆。至今他们还有一些朋友带着深深的乡愁在台湾生活、定居。这或许也是他俩都对《海峡两岸》这个节目十分执着的原因吧。“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依旧是所有炎黄子孙心中,一道深深的伤痕”爷爷常常感慨道:“希望你们这辈人能够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之梦。”听着爷爷的叙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祖国。我深刻领悟道和平的珍贵、战争的可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落后,否则只能挨打;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分裂,团结才能强大。可喜的是中华民族始终拥有一群满怀爱国心的仁人志士,他们无论党派,无论阶级,为着民族的自尊和祖国的富强甘愿付出青春和生命。如今接力棒已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的身后,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得积淀,我们前方,是漫天闪烁的文明。华夏人民,必须记住,和平统一、繁荣富强的祖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都要团结奋进,为中华之崛起尽心尽力。(16657 王泽轩)

 III

   以下是关于我太外婆的故事,她的一生十分坎坷,我来记叙一些关于她的事:
   在1937年8月的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开始撤退,上海沦陷,日本侵略者攻占了上海。这时,我的太外婆还没出月子,就为生活所迫,冒着生命危险去郊区七宝“背米”。当时,日本人垄断了大米的供应,导致市中心的中国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大米,穷人就从郊区偷运大米到市中心私下交易,希望能换到一些钱糊口,但偷运大米途中要经过日军的重重关卡,一旦被查获,就会被日军处死。
   那时还是冬天,太外婆把买来的米藏在自己的背心里穿在身上,铤而走险。过关卡时,太外婆看见排在前面的人因为“背米”不幸被日军发现而被当众砍头。如此残酷地杀害中国人令太外婆在无奈中而又惊慌地丢弃了借钱买来的大米,放弃了这次的冒险活动,这才逃过了一劫。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便是太外婆属于“童养媳”,贫穷的人家生下女儿无力养活,就把她送给了人。太外婆在另一户人家中受到婆婆的虐待,形如奴婢,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出门捡柴火。有一次主人用木棍因为太外婆打翻了当时的酱油,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头上。太外婆多年以后还对自己被敲的经历记忆犹新,不时地念叨着,因为当时被敲了头之后,太外婆的记忆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对此有深深的感悟。
   看了太外婆的这些真实发生过的经历,我不禁感慨以前的生活质量特别差,女性的地位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也感谢共产党,让我们有了如此美好的生活。
   在上海受到轰炸时,很多人都被炸死了,老百姓人心惶惶,疲于逃命,当时的上海人被沦为日本的奴隶,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也无保障。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中华民族饱经磨难,历经沧桑,像太外婆这样的底层民众,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朝不保夕,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落后是要挨打的”这一道理。
   我们青少年生长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想到祖辈们留下的惨痛教训,知道自己是祖国的未来,长大以后应该建设祖国,现在就要在课上认真学习知识,杜绝一切对成长有害的思想和言语,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更为强大,这样才不会成为别国的奴隶,不被欺负。
   我们应该坚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有太外婆那么悲惨的经历作为对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吃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让我们每个人都携手开创新的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吧!(初二1班 陈佳明)

 

 IV

   对于出生在千禧年后的我们,七十年代,似乎很遥远;而对于我们的父辈,七十年代,往往是他们出生的时代;对于我们的祖辈,七十年代,更是他们辛勤工作的岁月。每每听到父辈、祖辈们讲述当年的情景,就如同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带我进入当年的时光。
   历史纪实——小白花
   1976年1月,我妈妈当时才刚满两岁,我姨妈大约6岁。一月中旬的一天,她们的外婆把几层白色皱纹纸叠在一起,然后用白色的棉纱线做成了几朵小白花,分别放在我妈妈和姨妈手中,并领着这两位小女孩去里弄参加了一次集体纪念活动。
   晚上,她们的外公下班回家了。我妈妈摇摇晃晃地走到他面前,抬头对他说:“今天外婆带我和姐姐到里弄去了,周总理走了,大家要去送送他,外婆给我和姐姐一人一朵小白花,外婆做的小白花很好看,我们把小白花放到周总理的照片下面。很多人哭了,姐姐也哭了,但是我没哭。外公,我是不是很勇敢啊?”太公摸了摸我妈妈的小脑袋,嗯了一声,转身对太婆说道:“我们啊,单位也在搞总理去世的纪念活动,不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可能会有不少事情。”
历史感悟——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
   以前,我总觉得历史仅仅是极少数取得卓越成就的大人物们丰功伟绩的记载,而大多数普通人,只是历史的旁观者,看着伟人们那些翻天覆地的故事。所以,我认为历史离我们这些普通人很远,因为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只能被动地被历史影响。
   听了妈妈给我讲述她的七十年代的小故事,我发现虽然妈妈那时候年纪还小,记不清楚太多事,但是,有些事情仍记忆犹新,例如以一朵小白花为代表的总理逝世的纪念活动。可能在当时两岁的妈妈的记忆中,她更多地记住的是小白花,通过这朵小白花,2岁的妈妈也参与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悼念活动,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这些普通人,虽不会像帝王般名垂青史,但他们绝不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相反,他们真真切切地参与其中,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而这一切,在后来者眼中就成为了历史。我终于明白,普通人同样能够参与到历史之中。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初二6班 吴逸昕)

 

V

   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的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三。
   我的表伯父亲身经历了这次地震,他的这个有些传奇的故事经常被我奶奶提起。他是我奶奶的妹妹的大儿子,比我爸爸大一岁。他的父母那时在唐山的部队里当兵,条件很艰苦,他从小被寄放在上海的外婆家。后来因为得了哮喘病,他父母决定让他回唐山,虽然那里条件艰苦,但在那里哮喘倒好多了。
   发生那次令人震惊的大地震时,他刚刚8岁。那天他们运气还算好,凌晨时他父亲恰巧起床上厕所,无意中发现外面的天空一片火红,非常诡异,连忙把家里人叫起来,他们刚走出房子没多久,地震发生了,房子全被夷为平地。虽然死里逃生,他们要面对很多的生存困难,表伯父的父母决定把他送回上海。由于部队里纪律非常严格,他父母离不开那里,只能把他送上火车一个人回来。我的太外婆在上海的火车站接他,看到他吓一跳:他穿着很脏很破的衣服,身上都是虱子,手里紧紧抓着一个窝窝头,那个窝窝头又脏又硬。太外婆想把窝窝头拿过去扔掉,他还不肯,说那是他一天的干粮。太外婆眼泪止不住地直往下掉。 
   回到家里,太外婆给他好好洗了澡,又烧了个白菜肉丝给他吃,表伯父狼吞虎咽地吃着,说这是他这辈子吃到的最好的东西,真是太好吃了。看着他瘦瘦小小的身躯,听着他说的话,太外婆又止不住掉了很多眼泪。
   这次大地震,给当时本来就贫穷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痛苦和辛酸的记忆,灾区重建花了很长时间,我的表伯父虽然吃了些苦,相比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人还是幸运的。现在他过上了很好的生活,然而,那个时期的艰苦经历,永远烙在了他及其他亲属的记忆深处。(初二1班 郑佳莹)
 

VI

   我外公原来是一名坦克排的班长,他在1950年进入坦克部队时,他所在的班还是操控着苏联1939-1945年的T34/85型坦克,外公差一点上朝鲜战场,在当时美军(称联合国军),主要使用M26A1E2潘兴重型坦克,使用90mm.L/70T15E1高速炮。T34/85根本就与它不是在一个等级的对手,所以如果当时外公参加了朝鲜战争,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了。
   1954年外公正式退役,不过在从南京军区到上海转火车到山东老家时,正好在上海没能赶上火车就留在上海,与我外公的堂妹住在一起。之后我外公在他所工作的邮电总局认识了在上海国棉三厂的我的外婆,两人于1956年结婚,1958年生下我舅舅。1959年--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爆发,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据说:中国当时并没有欠收,而是为了朝鲜,才把大米送出去),我外公没有办法只能把舅舅送到乡下,幸好我外公家有外公母亲的户口,但太外婆是是在山东老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再加上外公是退役军人,所以外公家的食物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富裕的。
   1966年“文革”爆发,幸好外公是退役军人,所以没有卷入“被批斗”的行列中,但是外公的头发生来就是卷的,但在当时要破“四旧”,不能有卷发的,否则还要批斗,所以我外公只能把一头秀发剪了,唱着《东方红》,手中拿着《毛泽东的语录》的红卫兵看到他,也没有找过麻烦。就此外公的传奇前半身告一段落。
   我的感想:在中国的50-70年代到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到80年代邓小平改革开放为止,中国是处于停止发展阶段。在中国人们非常落后,但是在当时的人们非常朴实,都是为了能建立一个更好的新中国去为之奋斗的。并没有现在人们的压力好大,他们只是尽他们的本分去做事,我外公那一辈人过着简单的生活。在火红的年代,他们做的是为国家尽了一份义务,而他们所求得的也是家庭的幸福罢了。 
   看大人物,大事件,了解历史。看小人物,小事情,感悟生活。(初二1班 蒋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