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华育中学工作计划

2017-09-0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2016学年,我们要选准优质教育与英才教育的学校发展“道路”,促进学生的知识优化、思维优化、人格优化和境界优化,在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多下功夫,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工作应不断深化育人的“仁道”

优质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探路,学校德育是重中之重。一个有才的人必须有德,否则不但成不了国家栋梁,而且有可能成为“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立足于“仁道”的落实,树立学生的“仁爱之心”与“道德内化”,学校的主要抓手是推进实践型德育,以各类德育实践来推进立德树人的“仁道”落实。主要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立足“绿色指标”育人导向,转变德育观念我们强调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需求,进行德育关怀与人文关怀,将“仁道”贯彻到学校德育实践工作中。华育中学将以班级优良班风为标准、以文明班先进班评比为抓手,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服务社会为立足点,以关心弱势群体为突破口,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人文素养夯实统整起来,真正让学生明白“育德”与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内化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智育”素养与“德育”素养共同提升。

2、进一步丰富德育课程与活动,搭建实践舞台学校德育的方式要从“灌输”走向“渗透”,从“有痕”走向“无痕”,从“无趣”走向“有趣”,将德育目标分解、渗透到具体的德育实践课程与活动中,包括以社团活动培养学生领导与组织能力;以主持人大赛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以志愿者服务、爱心义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以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运动竞技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以艺术节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以阅读大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3、进一步开放与利用校外资源,推进社会实践华育中学要不断引导学生去体验社会、走入社会,真正将资优生的仁爱之心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在一起。学校将不断为学生搭建融入社会的道德实践平台,让学生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检测其道德行为,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包括进一步拓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利用家长资源。

(二)课程建设应注重彰显内涵中的“跑道”

华育中学的课程建设,做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包括分层次学校课程建设、特色科技教育课程建设、多样化第二课堂建设等。但我感觉到我们的课程还只把握了课程本身的一个含义:教育内容,教学内容;而对课程的另一个含义“跑道”中的“奔跑把握得不够,没有反映出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我们很多课程就只能停留在原来的层面,却不能根据学生的变化与学校的特点进行持续的更新、发展,不断向前奔跑。为此,华育中学的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关注每一个环节的训练,而且要充分发挥课程作为“跑道”的内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这一学年的学校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推进:

1、推进智育课程在激发学生兴趣、潜能方面的活力。关注不同优势领域、不同层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讲智育课程,不完全以学校为主的传统课程,要适度打破一些学科为中心的构成,以激发学生兴趣、潜能为主的板块式、微课程等课程的开发。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学习学科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传统的不懂问老师,现在要学会新的方式学习,小组学习研讨,也可以跨省市跨国界或者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一起讨论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倍增。华育要探索智育课程,至少三个方面的探索:

⑴对数字时代新的认知方式的探索。阿尔法狗的出现,意味着智能社会、数字化社会已经向我们逼近,光凭自身掌握的知识已经不够,要更多地学会借用外脑来适应未来社会。如果要获取某一领域知识或研究某个问题,比如对计算机、音乐知识等,就可借用外脑来探索,激发自身的兴趣,思考自己的未来。通过几个环节达成:①知识定位;②课题搜索;③内容整合,借助外脑形成自己的东西;④发散创新,参与互动。

⑵对项目设计常用方式的探索。国家不缺工程师,不缺机械师和设计师,缺乏整体设计的人才。可以用黑箱原理思考学习,现在很多人面对的是一种黑箱式的学习方式,很多产品都是由分工协作完成,一个人不需要什么都知道,但这其中学习能力、迁移能力、协同能力等变得很重要。通过几个环节达成:①目标确定;②要素分析,包括制约的分析与形成,用什么要素达成?比如机器人,类似工程类的问题,偏重实践,多个组合?③模块设计,先有一个大模块(由几个小模块组成),互相之间如何衔接起来?④系统整合;⑤最后达成度的评估。

⑶对科学探究常用模式的探索。科学家是超级研究人员,需要天赋和坚忍的品质,其实在初高中就有小天才的显露,华育就有这样的孩子,今年预初8班的学生,音乐和数学都有天赋,而且很大气。现在的教育体制容易抹杀这些孩子,通过几个环节达成:①发现问题;②提出假设;③真伪验证。学校要有培养科学家的思路和意识的课程。学校要研究非传统学科为基础的学习,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对于打好学科知识的基础是做的比较好的。但是从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来看,却是不足的。

2、进一步强化科技教育课程特色与活力。科技教育课程的建设要在“优才”与“英才”的早期培育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华育的科技教育课程,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以及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上,虽然已有很多途径,形成了诸多亮点,但仍然不系统、不完整。今后几年学校科技教育,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唐校长提出的24个字方针:兴趣引领;运用切入;项目导向;板块支撑;方法养成;创意发展。STEM最鲜明的特质是,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所组成,但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组合。STEM教育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是跨学科的,体现合作与团队工作,运用科学的探究过程和工程设计过程,同时也关于实际问题解决,连接抽象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教育。所以,华育要以活动课程、课题研究、探究式学习、主题式学习、项目等为抓手,进行多学科的共同学习,跨学科的共同学习。

同时还需要做好诸多工作,才能进一步凸显科技教育的力量。从五个方面操作:①实现观念转型,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开发与学生生涯规划结合起来;②促进交叉融合,促进数学优质教育课程与STEM教育课程有效无缝衔接;③立足于科技创新教育系列课程图谱的构建与实施,向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如创设科技必修课,形成专门必修科,拓展科技选修课,深化科技讲座课,规划科技社团;④从多个方面深化学生课题研究,如太阳能利用、膜分离技术、3D打印技术、植物培养、水质监控、人体健康、机器人项目开发、微生物研究;⑤坚持项目引领,将学生的科技主题实践课程探究渗透到教育各个环节。

3、体艺课程建设,真正显现学生成长的“光环”。对现在的“优才”与“英才”认识,身体素质与艺术修养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果大家关心当前的许多“优才”与“英才”的话,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共同点:要么他们具有某一个方面特别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爱好;要么具有某一方面的艺术修养。我们如果要培养“优才”与“英才”,也就需要在体艺课程建设上下更多的功夫,如露天音乐会思考如何进一步展现学生的艺术个性;体育的分模块教学等,准备四年一度的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会,乒乓、女子国际象棋、桥牌都报名参加比赛。

(三)优质教学改革在于“悟道”。

华育中学的教学改革,立足于优质、高质不断进行探索,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特色与模式的建构,在学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悟道”十分重要。学科教学改革的“悟道”,在于把握学科的育人内涵、学科的人文价值,学科的特色建设之路。这个“道”包括理解本学科的精髓,形成教学特色,建构教学模式。将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营造新教师迅速成长的环境,华育对新教师的要求比一般学校高很多,一年胜任,四年成为骨干。新教师应该通过教育教学的实绩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学生优秀,老师一定要优秀,否则在华育难以生存。

2、不断营造学科教学研究的氛围,推进教研组的学科特色研讨。

3、敢于挖掘学科教学特色,将特色建设与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

要挖掘和总结出每个教研组的特色,可以邀请专家、行家指导。我这方面讲了不多,一方面不是科班出身,讲不到点上;另一方面也给了各教研组的空间,希望组长多多思考补充。

(四)教师专业发展应不断树立“匠道”

通常,我们教师被称为“教书匠”,如果真正能够领悟“教书匠”的“匠道”,就是一种专业精神与教学个性、特色的提升与升华。当前我国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对于我们教师专业者来说,其实也有自己的“匠道”,即努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学科特点、学生发展需求的专业智慧与形成相应的专业精神。随着高考招生考试“新政”的颁布与实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数字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各种新教学形态层出不穷,如慕课、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要求我们的教师加强对教学对象——学生的研究。最近,市里也在酝酿初中升高中的招生考试改革,我们的教师就需要不断加强,对招生考试“新政”对课程教学要求的研究,加强对教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努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独具匠心”的研究型教师。

1、大力推进结合华育学生特点的学科教学特色研究。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加强基于的案例、问题研究,是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出发的,自然少了“矫揉造作”,多了“生命精彩”。

2、不断学会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技艺与方法,用“工匠精神”去探究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去探寻适合他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尽可能用最好的教育教学方式去哺育他们;不断反思与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策略与方法,使自己的教更适合学生的学与他们成长的实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3、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究中形成自身的“独具匠心”特色与个性。我们的教师,有的擅长驾驭课堂,有的擅长课题、项目研究,有的善于指导学生竞赛,要百花齐放。与之匹配,推进教师在精品课程、教材方面的探究,学校可以资助。

4、加强对有特色、特点、匠道的教师评价。从2015学年起我校推出了年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与年度最佳教师评选,有关评选方案已经制定。今年将进一步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个性、特色。推荐最佳教师,最受欢迎教师,要考虑教师是否有个性特色与“匠道”。这次最佳教师评选每人可推荐三票,投票高度集中,没有废票,111人参加投票,得票率324/333,说明华育的教师大气,在认同自己的同时认同身边的同事。也说明华育有老师成长的土壤和文化。

(五)学校管理在法理情机制探索上持续“问道”

我一直注重学校管理要形成自己的操作与运行体系,其核心理念是法理情结合,为此这些年我们制定了许多学校规章制度与评比办法,就是从依法治校的角度思考的。与此同时,全民普法,家长们的法制意识亦都很强,在遵照“法”“规”的同时,我们注重学校管理的合情合理,学校将进一步探索此机制运作的精髓所在,持续“问道”。

1、进一步发挥在教育改革趋势引领下管理团队、系统的作用。一个人干不过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如果把握改革趋势,完善系统、整合团队、发挥个人智慧,就能形成学校发展的强大合力:个人+团队+系统+趋势=成功。教师是一个能力和素质颇高的岗位,如何保持持续的工作动力?需要一个“立体机制”的激励。底端是利益激励,待遇,道德纪律的约束;高端是理想激励、榜样的示范;中端是工作伦理、兴趣、集体荣誉感。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你们的每一次成功和每一点进步,固然得益于自身的禀赋与努力,然而不能忘记同事、学生、家长和学校在支撑着你,不能忘记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在托举着你。

2、管理团队带头推进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研究与创新氛围,从而带动教师、学生进行研究与创新。上学期,我们校长室三个人写了三篇文章在《现代教学》上发表,我在《现代基础教育研究》上也发表了《论民办非盈利初中的四个转型与六个引领》的文章。在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中,通过看书、看报和思考来积累智慧。

3、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既关注学科学习成绩,也关注学生的品质表现、团队活动等,真正使奖学金发挥激励机制。

(六)学校文化建设在于落实“法道”

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这些年,我们的走廊文化进一步丰富,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推进道法自然,发挥学校文化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让教职工与学生在校园生活得有价值、信仰、尊严、幸福、快乐。

1、      物质文化上,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设施。

2、      精神文化上,进一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3、      制度文化上,进一步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2016学年肯定是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年,相信华育中学教职工在看到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境界、教学能力、幸福指数也会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让我们快乐工作每一天,迎接更加美好的华育中学新篇章。

 

                     201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