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有效性(一)--好课的标准

2008-10-13 作者:吕宝兴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前言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对于一个教师,把课上好,上得更有效,是每个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太多了,从教师层面说,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科功底,教学能力;从学生层面说,有学生的学力水平,学习的主动性和差异性;从学校层面说,有学校的学习氛围,管理水平,教学秩序;从课程层面说,有教材的科学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学科标准的适切性。另外,国家的大环境,家庭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的硬件等等都会对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一 好课的标准
    什么是一节好课,这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从教育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去评判一节好课,或者根据教育者本人自定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去判别,达到了是好课,没有达到就不能说是一节好课。
    也有人从教学主体上来评判,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是好课,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就很难成为好课。
    还有人从教学的过程提出好课的标准是“真”、“活”、“适”。真是说情感真、师生交融,充满爱意;活是指课堂的活力、活动和活跃;适是指适切性,因材施教。
    更有人提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师生关系的互动性,满足这五性的课是好课。
    另有人为好课定了这样五条标准:教学有实效,学生有兴趣,课堂有活力,教法有新意,学习有美感。
    教育家叶澜教授也对好课提出了五条标准:好课要有意义,学生能学到东西;好课要有效率,对多数学生很有效;好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要有思想碰撞,有生成性;好课应是常态课,用来表演的课再好也没有用;好课是有待改进的课,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好课的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管对教学有无了解,也不管是否站过讲台,不管是学生,教师,家长或专家都可以来发表一通意见。有的从教学效果来评价,有的从教学的过程来评价;有的强调思想性,有的强调趣味性;有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性,有的注重老师的指导性。等等。如果到互联网上去搜寻好课的标准,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答案。所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标准,面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学专家的种种诉求和建议,往往无所适从。教师要有一种切实可行,可以把握,便于操作的标准。我的理解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准只有一条,通过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了解了多少,懂了多少,会了什么。不管教学采取哪种形式,无论是直接式教学,还是合作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从教学目的的角度讲,上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有效性指上课以后的实际收获,这是有效教学的本义。所以学生实际收获多少,这才是一节好课的唯一标准。
    举三个例子
    试卷讲评课,最见老师学科功底。经常看到的是从头开始,面面俱到,容易的详解,最难的略解,或没有时间了不讲。其实,考试完,一张试卷中学生不会的应该不多了,所谓,考的时候不会,一考完就都会了。学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些反思,引申和一般性的结论。往往一节讲评课上完,懂的学生本来就懂,不懂的还是不懂。
有一次去外校听一节公开课,多媒体做的极有震撼力,视觉效果很好,这个老师回绕这个视屏讲了整整一节课,课堂也很活跃。听后产生这样三点感想。多媒体做得太好了,是上课还是看视屏;做这样一个多媒体要花多少时间,时间效益怎样计算;一节课好像只讲了一个例题,课堂容量太小了,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
还是听课,高三的解析几何的复习课,讲的是一个我第一次见到的非常规方程的图像,采用的是探究课的形式。这一内容太难了,应该是数学系研究生的课题。这一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云雾山中不说,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样内容的适切性该如何解释。
    上面的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准备不足或功力不够,这是一节家常课;第二个是表演,这是一节大型的有一百多人听课的公开课;第三个职称评定听课,教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学科功底,听课的只有三个人。教师站上讲台,首先应想清楚你是干什么的?只有使自己的教学目的真正定位在使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才可能使你的课堂更有效。叶澜教授说:“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
 
    那么,课堂的实际收获主要是指什么哪?
    三维目标作为教育的目标是无可责疑的,但是现在有一种对三维目标的很教条的理解,往往要求每节课都要去达成三维目标,或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分解成三维目标,这种理解是指的商榷的。如果老师每讲一道数学例题,都要这个老师清楚这道题目的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做的。美术课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每节美术课后都要去度量一下学生的艺术素养究竟多了多少,这是不现实的。
    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是每节课的即时目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 技能的掌握,这是每节课的基本目标。方法与过程这一目标往往是一个阶段目标,相对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常常比较间接、含糊,这个目标通常不是每节课的直接目的,仅当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学完,学生才能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有一定的理解。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教育是激荡心知,淋浴灵魂,贞烈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通过教育使人的情感、价值观发生改变,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但这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长期的渗透,熏陶,沁润,而不是两节课就能立刻奏效的,用这样的目标去评判一节课是不得要领的。就如学徒在工厂学艺,他每天上班学到了什么技术是他一天的主要收获;一个阶段后,他可能对整个生产流程有所了解;到了学徒期结束,他对工厂的传统,文化,价值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如果用对工厂生产流程的了解和对工厂的情感去考核一个新工人每天的工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认为课堂收获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一节好课的最主要标准是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对于一个教师,把课上好,上得更有效,是每个教师终身追求的目标。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太多了,从教师层面说,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科功底,教学能力;从学生层面说,有学生的学力水平,学习的主动性和差异性;从学校层面说,有学校的学习氛围,管理水平,教学秩序;从课程层面说,有教材的科学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学科标准的适切性。另外,国家的大环境,家庭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的硬件等等都会对教学的有效性造成影响。

 
一 好课的标准
    什么是一节好课,这方面的讨论很多。
    有人从教育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去评判一节好课,或者根据教育者本人自定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去判别,达到了是好课,没有达到就不能说是一节好课。
    也有人从教学主体上来评判,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是好课,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就很难成为好课。
    还有人从教学的过程提出好课的标准是“真”、“活”、“适”。真是说情感真、师生交融,充满爱意;活是指课堂的活力、活动和活跃;适是指适切性,因材施教。
    更有人提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教学理念的时代性,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师生关系的互动性,满足这五性的课是好课。
    另有人为好课定了这样五条标准:教学有实效,学生有兴趣,课堂有活力,教法有新意,学习有美感。
    教育家叶澜教授也对好课提出了五条标准:好课要有意义,学生能学到东西;好课要有效率,对多数学生很有效;好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要有思想碰撞,有生成性;好课应是常态课,用来表演的课再好也没有用;好课是有待改进的课,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好课的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不管对教学有无了解,也不管是否站过讲台,不管是学生,教师,家长或专家都可以来发表一通意见。有的从教学效果来评价,有的从教学的过程来评价;有的强调思想性,有的强调趣味性;有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性,有的注重老师的指导性。等等。如果到互联网上去搜寻好课的标准,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的答案。所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一线的教师,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标准,面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学专家的种种诉求和建议,往往无所适从。教师要有一种切实可行,可以把握,便于操作的标准。我的理解是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准只有一条,通过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了解了多少,懂了多少,会了什么。不管教学采取哪种形式,无论是直接式教学,还是合作式教学,或探究式教学,从教学目的的角度讲,上课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有效性指上课以后的实际收获,这是有效教学的本义。所以学生实际收获多少,这才是一节好课的唯一标准。
    举三个例子
    试卷讲评课,最见老师学科功底。经常看到的是从头开始,面面俱到,容易的详解,最难的略解,或没有时间了不讲。其实,考试完,一张试卷中学生不会的应该不多了,所谓,考的时候不会,一考完就都会了。学生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一些反思,引申和一般性的结论。往往一节讲评课上完,懂的学生本来就懂,不懂的还是不懂。
有一次去外校听一节公开课,多媒体做的极有震撼力,视觉效果很好,这个老师回绕这个视屏讲了整整一节课,课堂也很活跃。听后产生这样三点感想。多媒体做得太好了,是上课还是看视屏;做这样一个多媒体要花多少时间,时间效益怎样计算;一节课好像只讲了一个例题,课堂容量太小了,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
还是听课,高三的解析几何的复习课,讲的是一个我第一次见到的非常规方程的图像,采用的是探究课的形式。这一内容太难了,应该是数学系研究生的课题。这一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云雾山中不说,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这样内容的适切性该如何解释。
    上面的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准备不足或功力不够,这是一节家常课;第二个是表演,这是一节大型的有一百多人听课的公开课;第三个职称评定听课,教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学科功底,听课的只有三个人。教师站上讲台,首先应想清楚你是干什么的?只有使自己的教学目的真正定位在使学生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样才可能使你的课堂更有效。叶澜教授说:“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
 
    那么,课堂的实际收获主要是指什么哪?
    三维目标作为教育的目标是无可责疑的,但是现在有一种对三维目标的很教条的理解,往往要求每节课都要去达成三维目标,或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分解成三维目标,这种理解是指的商榷的。如果老师每讲一道数学例题,都要这个老师清楚这道题目的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老师是很难做的。美术课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但每节美术课后都要去度量一下学生的艺术素养究竟多了多少,这是不现实的。
    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是每节课的即时目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 技能的掌握,这是每节课的基本目标。方法与过程这一目标往往是一个阶段目标,相对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常常比较间接、含糊,这个目标通常不是每节课的直接目的,仅当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学完,学生才能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有一定的理解。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谓教育是激荡心知,淋浴灵魂,贞烈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通过教育使人的情感、价值观发生改变,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但这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长期的渗透,熏陶,沁润,而不是两节课就能立刻奏效的,用这样的目标去评判一节课是不得要领的。就如学徒在工厂学艺,他每天上班学到了什么技术是他一天的主要收获;一个阶段后,他可能对整个生产流程有所了解;到了学徒期结束,他对工厂的传统,文化,价值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如果用对工厂生产流程的了解和对工厂的情感去考核一个新工人每天的工作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我认为课堂收获主要是指知识与技能。一节好课的最主要标准是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