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
--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国旗下演讲

2010-09-13 作者:初二(5)班 陈斯琪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务实的意思是讲究实际、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这种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比如,从我们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务实就意味着在学习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奋进。我们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尤其是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须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想靠一时的努力和小聪明,是不可能获得理想而稳定的成绩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抓紧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摆正心态,消除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积极投入到切实的行动中去——上好每一天中的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份作业、弄懂每一个知识点——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上务实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墨子•修身》中提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意思是说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讲究实际行动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实践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来也有许多思想家、学问家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时珍走遍了南方许多省,收集民间药方,逐一加以验证,写成了不朽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仅仅靠书本知识而缺乏实践的人,是很难成为大学问家的。所以,我们不单要在学习中有务实精神,更要在生活中有务实的行动。

    《论语•宪问》中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谈,而在行动上一事无成,那就会被别人视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对父母、老师、同学要诚实,不夸大其词;与别人交往,应该言必行,行必果;答应为人家做的事情,就应该切切实实地去做,尽力做好。在生活中量力而行,知足常乐,这是一种良好的务实态度。

    同学们,只要我们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就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在学习、生活中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