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名称] 细胞与生物克隆技术
[主讲教师] 孙兆贵
[针对年级] 初一
[开设时间] 第八周周二15:05-16:15
[开设地点] 公共教室A407
[讲座简介] 细胞很小吗?也许你说不一定。在像我们自身一样的生灵身上,细胞在哪里呢?水螅,蜗虫、海星的再生你见过吗?低等动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克隆出自身的躯体;而随着进化,那些高等的生灵逐渐失去了“孙猴子的本领”。但是,现代科技正在使一根猴毛变成……到底怎么回事呢?请你走进我们的课堂。
[听后感]
4月1日在听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孙兆贵教授的讲座后,我对细胞与生物克隆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克隆技术的基础是细胞,那么首先就要追溯到各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也就是细胞核内基因循序差异表达,导致细胞在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及生化特征等方面逐渐产生稳定性差异,而这就导致了细胞的多样性。而在种种不同的细胞中,可能让克隆技术成功的细胞是干细胞,因为干细胞有无限或可被延长的自我更新能力。因此科学家就尝试着进行了克隆技术的试验,并且成功了。为今后细胞学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非常希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方面的技术。(16届5班 阮之泰)
周二听了《细胞与生物克隆技术》的讲座,深感收获良多。PPT上放过一张张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的图片,震撼人心。老师主要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且也用生动的语言使得这一个个概念更易被我们所理解。老师也用拟南芥,线虫,小鼠等生物的例子向我们更为直观地诠释了“细胞是机体发育的基础”这一事实。讲座的最后,老师用一句英文作为结尾——“go further as you like.”我想,我选择这个讲座,原本只是怀着一份单纯的兴趣。这次的讲座拓宽了我的视野,仿佛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也许我并不会在这样一个领域有什么造诣,但是怀着一份兴趣,去了解去走近它,已经足够。(16届5班 程如婕)
周二,我参加了《细胞与生物克隆技术》的讲座。开设这门讲座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导师孙兆贵老师,是一位资历博深的老教师。孙老师的向我们介绍了细胞形态的多样化、细胞分化的概念、转分化与再生、单细胞有机体的分化等许多有关细胞的知识。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拟南芥、线虫、果蝇、爪蟾、鸡、小鼠与人等对于细胞分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的生物,告诉了我们细胞分化是机体发育的基础。我们还了解了细胞的分化潜能与干细胞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干细胞具有无限或可被延长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够至少分化为一种高度分化细胞。这些道理都是十分重要和深奥的,在孙老师生动的讲解下,我们收获颇丰。在孙老师滔滔不绝的、投入的演讲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研究者对科学的热情喜爱和钻研精神,而我们,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6届5班 丁佳薏)
周二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我们怀揣着求知卡,走向各个教室参加讲座。这次讲座让我找到了在生物学方面有趣的知识,比如说细胞的繁殖以及一些被用作生物科学研发的一些特殊生物例如草履虫之类的。这次讲座我觉得非常喜欢,接触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接触到的知识面,拓宽了眼界。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已经对生物的克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了解,而这次讲座也是我们受益匪浅,是一次不错的经历。(16届5班 黄博洋)
我听了孙老师的一场讲座,老师的讲解很到位,让我们大开眼界。如今克隆技术是很热门的话题,老师对此进行了阐述,让我们知道了很多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许多生物,为以后的生物学打基础。老师的PPT也制作得很到位,配合老师的精彩演讲,可谓是图文并茂。生动的插图给我们上了一届难忘的课,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不知道的知识,讲座非常成功。老师在其中也夹杂了一些笑话,让本次讲座变得生动而不枯燥。 (16届5班 傅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