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学期讲座-《扶不起的阿斗》

2013-11-1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讲座名称] 扶不起的阿斗
[主讲教师] 田艳妮
[针对年级] 初一
[开设时间] 第9周周二下午15:00-16:15
[开设地点] 公共教室B403
[讲座简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先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使大家进入情境。
二、导入
   提起阿斗大家都会想到一句话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懦弱无能,阿斗是否真像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扶不起呢?还是千百年来,人们对阿斗其实是存在一些误解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阿斗不为人所熟知的另一面。
三、阿斗扶不起的原因。
   第一条也是直接原因就是刘备根本无心去扶。作为蜀汉的唯一继承人,刘备对阿斗这个接班人是怎样来培养的呢?三国演义中没有做过多的交代,但是从几个小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这个儿子的态度。
   阿斗扶不起的原因之二是罗贯中的刻意塑造。刘备死后,17岁的阿斗就当上了蜀后主,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比较尊重历史发展轨迹的小说,罗贯中在书中也是一直持“拥刘反曹”的态度,但是蜀国最终灭国的历史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这是所有读者在读三国演义时的共同的遗憾,也是罗贯中的遗憾,所以,罗贯中就让阿斗来负担起蜀汉灭亡的责任。在《三国演义》的后一二十回中,每个读者都为阿斗的昏庸扼腕叹息,为了强化读者的这种情绪,罗贯中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其中有两处情节的设置最让读者感受到阿斗的昏庸无道,那就是两次下诏班师:一次是诏诸葛亮班师,一次是诏姜维班师。
四、历史上的阿斗
   跳出三国演义的误导,我们通过一组资料来了解历史上真实的阿斗。
五、阿斗的生存哲学:顺应形势,休养生息。

 

讲座-扶不起的阿斗1.jpg

 

 

讲座-扶不起的阿斗2.jpg

 

 

[听后感]
   华育的学习紧张而有序,华育的课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这次我有幸听了田艳妮老师关于“扶不起的阿斗”的讲座,使原本就对中国历史深感兴趣的我获益匪浅。老师以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授课方式与我们一同探讨了历史的真相。阿斗原本一直被认为是懦弱无能的代表,他不思进取,只知道吃喝玩乐。然而他确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在那个群雄割据、兵连祸结的动荡时代,他若没有相当的才智和过人之处,怎么可能执政这么久呢?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扶不起的阿斗”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看来,看待任何一个人或一件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而要仔细剖析,从多个角度来衡量。而历史也终究会给每一个历史人物以公正的论断。 (16届 何璟汇)
   周二,我听了这个名叫“扶不起的阿斗”的讲座,让我受益颇多。讲座颠覆了我对刘禅原来憨傻,无能,懦弱的印象。也让我知道了刘阿斗会扶不起的原因一共有两点:1、刘备没有刻意去扶,只是一个劲儿的让他以民为重,以德服人;2、罗贯中的刻意描绘。刘备在阿斗刚出生时便把它摔在了地上,也获得了民心和赵子龙的心。而罗贯中则特变偏爱诸葛亮,也特别喜欢蜀国。他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类似于神一样的人,蜀国也被他写得得天独厚,拥有卧龙凤雏两个传奇般的人,同时还有大将数名。但蜀国最后确确实实是灭亡了,责任归给谁呢,就只能有刘禅来承担了。通过这次讲堂,我对中国的历史更加充满了兴趣,希望用更多的时间去解读、了解、分析。 (16届 刘钰莎)
   从前我一直以为阿斗是一个昏君,无能且胆小怕事,非常没用,昏庸。但是听了这次讲座后,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偏见。这次讲座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丑化阿斗的原因。原来,写小说也是要和当时的观念相关联的。在罗贯中眼里,曹操是个反贼,但最终还是魏国胜利,而蜀国是正统,那么这次的失败归于谁呢?所以阿斗就背上了黑锅,留下了千古骂名。听了这次讲座,我在知道一些我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以外,也为阿斗鸣不平。其实他是一位明君。(16届 顾泽逸)
   这次讲座的主题是“扶不起的阿斗”,围绕着“阿斗”——刘禅到底是不是最大的赢家展开。老师从《三国演义》和历史记载的对比中体现了罗贯中对“阿斗”的偏见,并让我们转变了以往对刘禅的看法——原来他并不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懦弱无能,反而是一位有贤德,大智若愚的人,从治国有道,假降魏国等方面均能体现,这点让我收获颇多。老师也从“扶不起”这个角度入手,说明了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阿斗是“扶不起”的——原来是刘备“无心去扶”,从摔阿斗,临终托孤等片段均能看出。这场讲座可说是一场三国知识的饕餮盛宴,让我受益匪浅。(16届 金容)
   相信大多数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刘阿斗的印象不会好,他不理国事,整日沉缅于酒色,虽然有那么聪明的诸葛亮辅佐,受刘备的临终托孤,想扶持他称霸中原,但阿斗实在是无能,,不仅将大好河山葬送他人,还落得一个“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民间还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那些懦弱愚笨、辜负众人期盼的糊涂无能之辈。
   这个讲座颠覆了人们的成见,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宽了思路。是啊,当时大势已去,纵然是诸葛亮转世,也于事无补,而阿斗与众大臣被带到了洛阳,人在屋檐下,故意装糊涂,而且装得很像,让司马昭觉得他就是一个大傻瓜,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就打消了杀掉他、斩草除根之心,客观上不是保存了有生力量吗?这样麻痹了敌人,伺机而动,也许是他运气不太好,如果历史垂青于他,说不定也能留下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齐名的励志故事。当然,历史永远没有“如果”。读历史能让我们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与悠久文明,换一个角度读历史更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讲座。(16届 艾星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