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太多想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望着窗外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的雨,泪水却也渐渐噙满了眼眶、模糊了视线。突然发现,原来、原来时光可以流逝的这么快,而情感却可以是那么深厚、那么强烈!绵绵思绪如细线般丝丝拉扯,编织起过去四年,那最最难忘的回忆。
四年,瞬间即逝的四年,就这样从指缝中滑过,悄然地逝去,悄悄地离开;四年,精彩纷呈的四年,就这样定格在脑海中,永远的记忆,深深的眷恋。
从2008年第一天踏入华育大门的那一瞬间起,我们就如树苗,在这片挚爱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注定在此相伴成长。感谢缘分,让我们彼此走到了一起,能有机会在华育共度宝贵的四年。
预初的我们有着稚嫩的脸庞,天真的心智,可爱的调皮;初一的我们自在洒脱,勇敢飞翔;初二的我们在华丽舞台大放光彩,绽放自我;初三的我们为梦想而战……
感谢成长之路有挚友相伴,有恩师指引,有华育呵护!
依稀记得自己接到华育录取通知书时的兴奋劲儿,欢呼雀跃着仿佛得到了一整个世界;依稀记得第一次看到彼此陌生的脸庞时丝丝的紧张与喜悦;依稀记得参加军训时大家脸上写满的认真与坚持……
其实自己刚进入华育学习时,并不适应,也碰过一鼻子灰——亮过一盏“红灯”,考过近乎倒数,因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抹过眼泪,几乎没有想过华育的舞台也会有自己的身影……
预初时,记得女生们经常会因考砸而在学校中忍不住偷偷抹泪,而周围总会有着好友们围着的“人墙”——有的递纸巾,有的给拥抱,有的讲道理……现在想来,考砸似乎已没有当年“天塌下来”之感了,而那种有“一圈”好友安慰的感动仍会在心中涌动……
预初时,最爱放学后跑小卖部,在长长队伍里与蔡、葛、臧讨论着今天要买什么;预初时,参加“布娃娃DIY”和贺贺一起做袜子娃娃,边做边即兴编笑话讲给清影、亦宸听……
初一的自己貌似是最潇洒的呢,习惯了华育的各项事务之后,渐渐开始得心应手。舞台上也渐渐出现了自己的身影,偶尔与清与顾唱唱“看得最远的地方”;偶尔掺和“二凡风云”,演演小姑娘、男青年、大妈、外国人,不断变换角色;与舒配合愈来愈默契:壁报越做越有创意,越来越高效,作为通讯员与她这个摄影师也愈干愈欢……
去技校学习烹饪时也很high啊,就是从那一次起,舒偷拍老师的技艺开始增长了呢!(笑)依稀记得一些细琐小事:包饺子时,顾把面粉点在自己鼻尖做鬼脸;分享大师当场做的佳肴时,大家热烈哄抢;中午休息时女生们大玩杀人游戏,我总是“死”的很早、很怨;把湿巾纸撕成给Z型当作绑带,给舒烫伤的手指包扎;看着盛老师唯美地趴在桌上睡觉,貌似就是那天起,我才知道老师们的辛苦;与舒咬耳朵,编谜题:“曹操怕的人”是曹威老师;“The last leave”是盛叶老师;“张家是个好地方,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张雨晴老师;“悬崖上的峭壁”是高妍老师;“何必惋惜青春”是何婉青老师;“看了两遍笑话”是韩(还)笑老师;“开心网上80万的车(悍马)”是韩笑老师&马莺老师……真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悠哉,有那么多“鬼点子”,能编出这等谜题来!(大笑)
初二是活动云集的时光,貌似是最辉煌的时光,其实也是自己最紧张、最痛苦、最无助的时期。刚刚步入初二时,给自己定位过高,只是单纯的把世事想得太过简单,没有放平自己的心态。刚刚有幸当选班长、团支书的那阵子,由于没有充足的经验与心理准备,总觉得压力很大。丰富多彩的活动很多都要参加、策划,作业量较之前有所增加,而自己又把成绩看得太重太重,每天都觉得很疲惫。那阵子,经常会天天失眠,班主任王静老师也给我想过各大高招,像用艾草熏敷等,她时常会找我谈谈心;有时去校务办,何老师也会与我聊聊,替我缓解压力……
正如王老师所说,低谷的趋势是向上的,我总算在经历过那一次次挫折之后,在好友们、老师们的帮助中站了起来,或许就是自那以后,我的心态就好了很多。其实,现在回头再想想,就会发现自己应当感谢那些活动给予我的宝贵经历:话剧排练虽很艰难、很花时间和尽力,但是没有王老师的远见卓识、积极鼓励、耐心指导,或许我永远不会知道“淑芬姐”是何许人物,永远不会体会到演绎《茶馆》时和大家一起排练的兴奋劲儿……
初三,听说时觉其像世界末日,成天漫天飞舞的卷子,充满无尽的黑暗;经历过后才知其为人生珍宝!
有人曾对我说,华育的初三想必很艰苦吧?而我却笑着告诉她,初三的我们从未缺乏过欢笑声,而最后一年也是我在华育最最开心的一年,无可取代。
在华育度过宝贵的三年之后,已经深深将情感融入其中。学习生活的环境也已很熟悉,最开心的或许是每天的午餐时间。大家欢快地畅聊着,有时会说说敬爱、亲爱的老师们,有时大聊体育赛事,有时听我即兴瞎扯些笑话,笑的大家前俯后仰,有时回忆往事,有时憧憬梦想……
最后冲刺的一个月,每周都有“专员”负责外带一个美味佳肴,给大伙儿滋补身体,有橄榄菜、榨菜、咸蛋、肉松、辣酱、酱瓜等下饭菜,有自家奶奶秘制酱鸭、蹄髈吃得大家欢欣鼓舞,各式小菜应有尽有……
每周及其宝贵的体育课是我们最大的期待,最欢乐的时光!时而会与队友拌嘴,吵着吵着两个人却都笑不动了;时而邀请老师加入“捣腾”的队伍……
跑医院似乎也一不当心成了我初三的一部分,在“白色世界”里的绝大部分时间竟是在作业的陪伴中度过的,边打点滴、边写作业是我的习惯。中考前的几星期却是真的折腾啊,几次半夜杀到医院,待看日出时分才得以返回家中。带过几个月的自家饭菜,待我那小阑尾折腾完后,肠子也开始不安分起来……突然发现自己真是个多事人儿~(笑)很感激的是每次尽快返回大家身边后总是充满了爱意,有问寒问暖者,有主动为我讲解题目者,有“灌输”“保健思想”者……正是因为有了好友们的“絮絮叨叨”;正是因为有了“逼”不喜欢山药的我喝空腹喝山药汤养胃的王静老师;正是因为有了会给我在吊水时歪歪扭扭写的作业旁留言的黄卓明老师,正是因会不厌其烦一遍遍给我讲解落下题目的曹威老师、盛叶老师和戴敏敏老师的关心,我的脸上才会一直挂着乐观的微笑!
从小,给自己的目标就是上中。我与上中其实有着许多渊源——父亲当年家里穷苦,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他一咬牙,考进了当时唯一一所能住校的初中,那便是上中;据说,在母亲腹中时,我就走遍了上中校园;儿时,父亲带我参加同学聚会,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上中这所学校;小学时再参加父亲的同学聚会时,看到了有与自己小学同名的“逸夫楼”更是兴奋不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进上中……
可是,当我参加完上中自招考,下午活蹦乱跳地拿着由三张奖券换来的奖品而笑容满面时,却没有想到一扇门就此在我面前重重地关上了。在好友们一个个接到了期盼已久的电话时,我装作淡定地听着隔壁母亲与其他家长沟通着,却发现自己紧紧握着笔的手微微颤抖着,心脏“砰砰”地跳动着,几乎让我紧张地快要窒息。那一晚,初三以来,我第一次感到难过,任凭泪水流淌过脸颊,将枕头浸湿了一大半;那一晚,我想通了很多……
当事后母亲抱怨为什么我没有一个如其他同学一样完美的结果时,我微笑着告诉母亲,为何只在乎结果而不享受过程呢?倘若要看结果,所有人的结果都是死,而每个人一路走来的意义又何在呢?好好享受着一切宝贵的经历,人生最美的是一路的风景。
老师、同学们的安慰也让我倍感温暖!
感谢自招的坎坷经历让我的心灵更坚韧,更加豁达、乐观!
最后上课的那天,有一丝丝不舍,更多的却是慷慨激昂。老师们在最后一课上也纷纷甩出经典之语“相信自己,相信华育,相信伟大の盛老师”(最后一小句为“某同学”所加~);在华育的最后一节自修课,各科课代表都在黑板上写上了最后的作业。
在听说老师们6月16、17日会“一片红”送考时,对我们来说最最期待的就是看到老师们穿着红衣服的样子了!有同学、家长纷纷与“红衣服”合影,留作纪念。
临考前大家互相打气,加油助威。前一天晚上,源源不断的祝福短信一条条向我飞来,没能送我们上考场的老师也为我们呐喊着……
初三的我们是幸福的,就是苦,也在一起,更何况收获的是那么多的欢笑与感动!
如果问我,班中谁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或许会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因为每个人之间的感情都是那么深厚,那么无法割舍。
忘不了让我疯狂爱上网球、足球的“冰哥”,也正是那个被我叫做“舒舒叔叔”的有着可爱的“小熊维尼版微笑”的她教会我乐观,有舒的陪伴与鼓励的时光真是多么欢乐;忘不了和我因巧合而搭车足足两年半的小蔡,那些一起打球、游泳,喝蔡妈骨头汤、吃佳肴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忘不了进校时把我当妹妹、实则比我小得多的嘉嘉,一起去看仓木麻衣演唱会,疯狂追柯南的岁月是那么激情洋溢;忘不了和清、顾一起欢歌的冬季,站在舞台上绽放自我的机会是多么宝贵的经历;忘不了很热心、人很好的小邬邬,每天方盒子中的“草皮”饼干和“樟脑丸”似的奶酪总是那么美味;忘不了很有艺术细胞、极有文学素养的亦宸,那些美丽的服装、独特的设计、优美的文字是那么令人赞叹;忘不了吃上一小瓶布丁就满足的不行的逸清;忘不了和我一起凌晨看球的慧雯;忘不了一起踢球、大笑的艳、朱、邵邵和臧;忘不了舞蹈超好的吟泓、极其认真的佳宁,还有还有我喜欢的葛、子萱、含章、媛儿,我想念的贺贺;忘不了像老大般酷酷的LV,很有才华的虎、智旻、越、“兜致成”、品,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的丁、“嘘嘘”,会拉丁的子义,热心的揆梁……
12届6班,我是多么多么深爱着这个集体!感谢缘分,让我们彼此相伴,让欢乐相随,让感动常在!
深爱的老师们呐,每一位我都大爱!
大爱的“静姐”永远是这么可爱无敌,超有生活情调:她会给我们放音乐,讲自己的“抗挫”经历,会给我们上养身课,给我们吃营养早餐、喝柠檬水,还会发奖品哩;大爱的“威威”永远是那么有女王风范,就如网球场的威威(小威廉姆斯)一样,喜欢“威威”的小虎牙、酒窝,忘不了“威威”淡定的用数学知识解救脑袋套在三角尺中的丁后的那句“看吧,学数学是很有用的”;大爱的“盛姨”会在愚人节耍我们一把,爱带上我班的“华育牌爱心围巾”show一show;大爱的“卓明哥”会讲着一口怪怪普通话,却怎么听怎么亲切;大爱的“敏敏”会激情四射的讲着化学世界的故事,那富有穿透力、感染力的嗓音在我耳边遍遍回响;大爱的“燕姐”总喜欢亲切地管我们叫着“小朋友”,总喜欢邮件落款“你的大朋友:黄”,我们一不当心也像“燕姐”一样把政治书上的经典语录变成口头禅了;大爱的“雨晴姐”小巧玲珑,优美的扇子舞美得像仙女一般;大爱的穆老师、蔡老师,是我最最尊敬的恩师,喜欢穆老师激情的“眉毛挑起来”、“拼命吸面条”,喜欢蔡老师标准的示范;大爱的“惠洁姐”、“容姐”从不会对我稀奇古怪的生物学问题厌烦,喜欢因通讯员工作相识的“惠洁姐”,喜欢会大方借我书看的“容姐”;大爱“笑姐”、“慧芳姐”,喜欢和“笑姐”“搞不灵清”,喜欢看着“慧芳姐”骑车的唯美背影;大爱的“含青姐”会让我们“连五子棋”,背书时爱计时、爱“左右开弓”;大爱的何婉青老师、马莺老师每次在我去校务办时都会问寒问暖,与曹惠洁老师一起帮忙建起了我们的班级专栏;大爱的朱定亚老师与吴晓蒙老师总会对我的独特想法予以肯定与鼓励;还有大爱的吴芸老师、陈棠老师、蒋雪燕老师、孙蕾老师……
那么多个性十足的老师们在我心中构成了一道美得无与伦比的风景线!谢谢您们,我敬爱、深爱、大爱的老师们!
其实,四年中多多少少会有些不完美。我最后悔的是预初时的自己不懂事,让蒋老师为自己操心太多、叹息太多,可就在我想要对她说句对不起、说声谢谢时,蒋老师已离开了华育,她的笑容只有在我梦里时而浮现。
作为合唱队的老队员,很后悔在初二时就退出合唱队,当时苦于自己状态不佳、事情繁多便脱离了这个欢乐的团队,更后悔的是之后没有勇气告诉穆老师自己是多么感谢她当时让我参加合唱队,多么希望继续参加演出,多么希望再得到她耐心的指导……可终究碍于面子,未能启齿。
初一、三分别两次因病未能参加多节体育课,很多次只能心里痒痒地趴在楼上的窗口,默默望着操场上的大家欢乐活动,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感慨啊……
……
虽说这些遗憾让我不免叹息不已,但不完美才是生活啊!
我一直把自己的错整本当成“随笔本”,对每道题的错因分析就是我天马行空的地方:“According to 伟大のxx老师”是我常用的开头,有时是一段搞笑的描写,基本都是老师上课讲解亦或自己问老师题目时的场景,并予以润色、加工。有时是情感的发泄……
有时很自恋的认为自己的错整本没有人能真正看懂并理解,有些缩写姑且不说,有很多标点符号甚至都蕴含着我当时的情感,每次的含义不尽相同……但这些错因往往既能抒发情感,又能达到记住错因的目的。(笑)
其实这个涵盖班级绝大部分女生及部分男生的家谱的源头还得从舒认嘉为外婆说起:嘉恰与舒自己的外婆生日同天,于是乎,嘉成了外婆;舟一不当心成了“孝庄皇后”,有了一片女儿们、外孙女们、曾孙女们,更有曾曾孙女们;“嘘嘘”一不当心叫了舟一声“奶奶”,就变成了“康熙皇帝”~为了弥补稀缺“皇上资源”,舒摇身一变,成了“雍正皇帝”,清就成了她的“爱妃”……我们笑着叫着彼此亦或“老妈”亦或“外孙女”,好不热闹一大家子!!
黑板上的记忆(见图)
不知不觉,竟已经打到了第7张A4纸,却还有很多很多细琐却温馨的回忆没能一一与大家共同细细分享。然而,写着写着,泪水竟就变成了阵阵欢笑,窗外滴滴答答的雨也渐渐停歇了,天也逐渐亮堂起来。
一路走来,华育风风雨雨的四年必将使我终生难以忘怀!从粉色大楼到辉煌校园,时光流逝着,我们成长着。闭上双眼,展现出的是一个如此美丽的校园,有老华育的风雨走廊,有新华育的石榴树,有老华育的北广场,有新华育的LED大屏幕;心中浮现出的是一张张如此熟悉的脸庞,一个个如此甜美的微笑……
眼角溢出了一滴泪水,心中感慨时光带走了那么多!预初时,给初三学长们送礼物时,总禁不住好奇,想要打开看个究竟,可是终究没能知晓方盒子中的神秘大礼,那时想想四年,多漫长!孰知竟是那么短暂!仿佛只是一瞬息,我们自己就站在了操场的最前端,就迎来了那么多个“最后一次”!
纵使时间恒古不变的走着,悄悄地改变着世事,但是她怎可能带走我满心载着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