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生动、深刻的讲座

2011-05-30 作者:初二(4)班 乌佳心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抢到了一张炙手可热的求知卡!
    礼拜一,我们在听到广播里为左拉拉老师的讲座做宣传时,发出一片议论。左老师曾经在预初的时候上过我们的口语课,上课时生动有趣,每次还会留几分钟给我们看一段小动画。口语课可以算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了。广播里的通知不仅引发了我们对左老师的怀念,也使得大家想方设法拿到每班5张的求知卡。二十几只手高高举起的场景实在震撼又尴尬。
    幸运地,由于我上半学期活动较多,听讲座的时间少,为了能够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听满4次讲座,我拿到了一张。后来又一位好友咬咬牙,说:“左老师的讲座我无论如何也要去,先去碰碰运气,能混进去就听了。”好在她成功了,下课后直呼“太值了!”
    依然是一头短发,笑眯眯的样子也没有变。我紧张地坐在位子上,也不知她是否还记得这么多爱戴她的学生。谁知一开讲她就表示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很高兴。接着是对低年级同学的自我介绍,讲座的主题也随即引入。
今年初,“虎妈”的书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老师从这里入手,联系《虎妈妈的战歌》中的4句话,从虎妈的角度阐述了西方家庭“爱的教育”的缺陷:太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表扬过多,导致不能直面挫折;幼小时的放任使得长大成人后不能把潜力释放出来。“小时候学习刻苦长大后笑对人生”与“小时候自由快乐长大后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的强烈对比也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老师摘录了华尔街时报点评的一段话,提出美国教育尊重多样性,导致他们并不愿意去死记硬背或钻研枯燥的事物;中国孩子相对踏实刻苦,但也有创造力方面的危机。例如苹果公司的Jobs,iPhone的卖点完全就是创意,完全做不到这一点,但每一代产品存在的缺陷都只有在下一代中改进,研发时并没有考虑周全,抛去销售策略看,美国人确实不够精益求精。
    接着左老师又介绍了美国文理学院的状况。由于录取的人种是有比例限制而不是完全按能力高低排名,很有可能一个中国学生的竞争对手只是全部学生中10%的华人,及一小部分白人,而每一所学院的传统文化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的综合排名也只是一个参考,适合的理念才是选择留学院校的关键。
    左老师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理解,留了近20分钟时间回答问题。当有同学问道为什么哈佛大学共产生了34位诺贝尔奖得主,柏林大学产生了29位,而中国只有6位还都是美籍华人时,大多数人都哄堂大笑,而老师则借此机会向我们介绍了西方的研究生模式的特性,足见她准备充分。
    这次的讲座并没有许多同学说废话,但也不是寂静无声,而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度过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再有这样一些我们喜爱的老师来开讲座,能再有这样一些有趣的话题来支撑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