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前沿——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访谈之三

2009-01-12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1月10日,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列访谈第三场如期在新华网举行。本场访谈的主题是“规划纲要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前沿”,围绕规划纲要制定的国际背景、国际经验借鉴等问题展开讨论。访谈嘉宾包括规划纲要基础教育战略专题调研组专家、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满生,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总体战略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规划纲要高等教育战略专题调研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刘宝存。

  教育发展战略必须参照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主持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哪些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韩民:21世纪的基本特点就是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从这一角度出发,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教育的发展规划,其中都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国家的教育竞争力。比如欧盟提出了建立终身教育整体行动计划,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创造力、竞争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发展。英国发表的《创新型国家白皮书》也把教育作为构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满生: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已制定了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它的具体任务涉及各个领域,但很多内容都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如何兼顾教育质量和公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发展服务等问题。

  刘宝存:现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各国都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国际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才。因此,各国在办教育时,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势必参照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来制定,也要参考国际上比较优秀的做法。

  基础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普遍共识

  主持人:国外基础教育的改革重点包括哪些方面?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社会教育公平以及关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举措?

  韩民: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些能力是起关键性作用的。所以各国都希望通过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周满生:21世纪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呢?国际上认为,首先是批判性思维,对一个问题不能被动地接受,要批判地思维;二是要有创新能力,要独立判断、独立思考,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知识;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终身学习的能力;五是团队工作的合作能力;六是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

  国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理念是“全纳教育”,这是基础教育当中专门要提到的。“全纳教育”过去只是针对少数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出要把他们包含到主流教育当中,给他们学习机会。现在“全纳教育”包括了一切处境不利、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例如流动人口、国际难民、艾滋病儿童以及少数民族儿童等。既要保障他们的基本教育权,同时也要给他们有质量的教育。人们往往认为教育公平和保证质量不可兼得,北欧国家芬兰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芬兰的学校不分重点和非重点,所有的学生都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班级学习,他们非常重视公平和平等。

  网友:在《规划纲要》中,如何体现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很多年了,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抱怨学业负担重。关于素质教育,先进国家有哪些优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韩民:我们谈的是素质教育,但在本质上各国的改革是一样的,就是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它涉及中小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即如何发展启发式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办学者、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也要有根本的变化。

  周满生:教育理念的改变是最重要的。应试教育始终是遏制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国外有很多很好的理念,给学生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挖掘知识,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网友:多年以来,我们习惯只用考试分数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名称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在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面,国外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周满生:每个国家具体情况不一样。美国的学生上大学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一是高考成绩,仅仅作为一个参考分数,二是几个学年的综合成绩;三是中学校长的评价;四是社会工作,你为社会作了哪些服务,社会服务的意识怎么样,等等。评价绝对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综合的。

  韩民: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工作、学校的质量评价都是简单地看分数,应试教育就是来源于此,我认为最要改革的是这些东西。此外,国际公认,社会责任感在21世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如何培养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多样的学习和活动,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来进行。

  高等教育规划定位作用不可小视

  主持人:现在我国在世界上已经是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兼顾学生特长及个性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需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

  刘宝存:从数字上来讲,我们的确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下一阶段我们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这些年我们派到国外的学生回来后,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国外的课堂上提不出问题,研究时找不到题目,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我们需要从这方面考虑如何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西方最近20多年来有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比如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我们培养人也要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不仅是中国,印度、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信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西方特别强调大学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引领社会发展,同时大学也从社会上获得资源,促进自己的发展,做到双赢。

  周满生:高等学校的分类对于办学特色和良好发展十分重要。美国把学校分成了十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自己的定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1959年制定了一个加州教育总体规划,当时正值该州高等教育的扩张时期,很多学校面临升级、教师希望流动。该州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时机,把所有大学归入加州高等教育教学系统,分成三类。一类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加州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现在有九个分校,都是研究型大学;第二类是学院,以四年制本科教学为主,也包括硕士生和部分博士生培养;第三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这类学校既有教学功能,又有社会服务职能,主要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加利福尼亚州非常重视教育规划,目前规划涵盖了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大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都能紧密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规划调整。

  职业教育重在将国外经验融入本土模式

  主持人: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谈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职业教育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国外有哪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经验?

  韩民:如果从国家战略的层面看,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各国之所以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首先是因为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是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就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这就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总的来说,各国在这样的背景下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各国相互学习别国模式的一些长处,因为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很难照搬。因此,把别国的经验融入本国的模式更为重要。

  另外,职业教育也有如何提高质量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给予学生的技能不能保证享用一生,学生的技能也有过时、老化的时候。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而不只是满足学生最初工作的需求,是当前职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