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随笔——读《若干建议》有感

2010-05-21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读《若干建议》有感

韩笑

    参加徐汇区新教师培训课程时配有两本区本教材,其中之一便为《若干建议——规范课堂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益》。鉴于我的学科,我研读了其中《关于规范政治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益的若干建议》一文,详细读语文、历史等文科相关学科的“若干建议”,略读了其他理科学科。

    下面我就研读《关于规范政治教学和提高课堂效益的若干建议》时一些较有感想的话做一些自己的理解。

    《若干建议》一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获益良多。“结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在着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康心理品质引导的同时,也要使其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

    当前的政治课堂教学经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注意讲历史文化、名人轶事、民风民俗,忽视讲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空洞的说教多,尊重儿童个性和实际生活的少;课堂教学不能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效结合起来,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最主要的是把道德感染、品德教育从人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的源头的教育是“无源之水”的教育,是局限于表面的、空洞的教育,其结果必将是失败的教育。人类的赖以生存和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道德、伦理水平日趋殆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占为上峰,社会风气严重浊化,人的精神家园面临挑战,传统道德体系面临冲击,致使不少学生理想追求丧失,世界观、人生观模糊不清甚至发生扭曲,道德情操和文化品格严重滑坡。这些现象最终归结于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严重脱节。所以,割裂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无意义的教习。

    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孤立的、乏味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再也起不到应有的思想教育和行为转变的效果,政治课堂教学必须回归少年儿童的生活环境,必须用他们身边的事例去教育他们,必须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去引导他们的品行。而且要关注实践过程,关注教育环境,注重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和意识的形成,才能促进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融入生活与和谐社会。

    只有这样,一节好课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