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古人的衣着》教后感

2013-01-05 作者:吴芸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一、历史探究课是什么
    首先解释下历史探究课是什么。
    历史探究课学习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却能神奇地教会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任课老师,探究课就是我的试验田,我可以放开教材的束缚,从常规教材不会涉猎的角度出发,尝试去培养预初孩子学习历史的热情和信心。
    二、课题的产生
    此次公开课的课题《古人的衣着》是怎么来的呢?这当中有一个很长时间的酝酿:从2005年开始“汉服热”在北大、人大、复旦等高校和一些白领当中兴起,大学生和白领到底是在玩COSPLAY、赶时髦还是真的要大搞汉服复兴运动?我觉得这个有争议的话题有点意思,可以引出对中国古代服饰的介绍,最后让学生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所以2010年,我把这些内容和思考备成了一个60多分钟的大讲座。
    三、 教学设计的过程
    这次公开课前后我的情绪有过3个阶段,当得知自己将代表政史地教研组参加比赛时,我是惶恐不安的,因为我已经有6、7年没有开过这样的公开课了。这次我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教研组的教学水平,压力很大。由于准备的时间很紧张,我决定就把两年前的大讲座拿来改为一节适合预初年级学生的探究课。
    困惑一:探究内容如何强干弱枝。
    虽然有讲座的基础,但是围绕“古代服饰”有太多内容可以进行探究,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这节课上成美术欣赏课,究竟从哪个角度切入,选择哪些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哪个环节是亮点,哪个环节是重点,哪个环节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放缓节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上出历史感,要围绕历史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设计时,我尽量使问题所及的知识范围和认识水平与学生实际相对应,使绝大多数问题能够通过学生探究获得圆满的解决。在内容上删去了不少各种朝代服饰的累赘介绍,只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朝代服装;还适时增加了和服饰有关的历史典故:子路“君子死,冠不免”、赵匡胤“黄袍加身”等。
    困惑二:探究形式如何推陈出新。
    探究课学生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历史辩论会、撰写历史小论文、演历史剧、分组讨论等等。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想在历史课上系统地使用教具,目前还在摸索中。教具带来的直观、真切、震撼力是令人记忆深刻的,比如我在课堂中用过:美国《独立宣言》文稿复制品、商代青铜爵复制品、兵马俑石膏模型、中国最古老吹奏乐器埙。这次我甚至用上了自制的教具,一顶用废弃纸盒和小零件做的“冕”和一件用编织袋做的“汉服”,市面上买不到我需要的“冕”,只能自己做,“汉服”倒是能买到,但价钱昂贵,另外现在的商品汉服都简化了,聪明的学生穿上后通过腰间的系带很容易就能把汉服穿对,也就是交领右衽,这样就达不到我要的效果了。所以,我用2个大编织袋把汉服做成了左右衽一样的效果,提供学生出错的可能,也提供自己借题发挥的机会。
    困惑三:探究结果如何以古论今。
    前面说到:历史探究课虽然学习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却能神奇地教会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地学历史本身,最终还是要把历史拿来和现实挂钩。本课如何以古论今呢?我想到了1个月前看的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海上求生故事,在电影最后,主人公“派”又说出第二个故事,我才明白故事有两条线组成,一条明的,一条暗的,真实与虚幻一切留给观众折腾。受李安启发我也安排了两条线,明线是古代服饰介绍,暗线是看似零碎的一些东西:古装影视剧剧照;历史教科书屈原的错误插图;汉服、韩服、和服的关系。实际上课时,暗线所占的比重很少,我还是想尝试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不是简单地听老师说教。暗线比重少,是想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四、实际教学的过程
    我的第2个情绪是兴奋。开课那天当我看到有30多个老师听课时心情有点激动,原来探究课也是有市场的。再来说说学生,预初1班的孩子非常棒,早早就坐在教室里桌上放好各自的名牌,他们对知识充满热情,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乐意和老师形成课堂互动,他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超出我的预估。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课时我特别注重发问的时机,留意问题的表达与呈现形式,提问有明确指向性。这一次的问题设计降低了门槛,几乎人人都可以畅所欲言,比如:请说说你熟悉的和服饰有关的成语、你看得出“冕”上藏着两个成语吗?怎样穿才是正确穿着汉服的方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屈原插图的错误在哪里?
    课上完情绪又回归平静。要上好探究课首先自己要探究,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探究课题。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教师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所以,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必须的。这堂课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之上的一次尝试,就让我用屈原的话作为自勉结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