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在千里之外

2012-04-09 作者:高丽君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不是一个有意志力的人,但有一件事却坚持到现在,那就是想家。
    小学三年级时,开学那天早上,磨磨蹭蹭不肯坐上爸爸的自行车,妈妈着急地在旁边数落我动作慢,心里莫名地徘徊着一个念头:不想去学校,想在家里呆着。但没敢说出来。坐在教室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眼睛盯着黑板,心里思考两个问题:这个时间在家的话该做什么呢?周围的同学怎么这么高兴呢?我跟他们真不一样。
    是不一样,爸爸没有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家附近找一所学校,而是把我带到了一所离他们单位比较近的小学。平时住在他们单位的宿舍里,虽然离家只有七八里的距离,但在我看来就像隔着千山万水。因为这,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呼朋引伴,从家里出来,回自己的家去。爸爸单位看大门的爷爷总是睡懒觉,早上我不敢叫他开门,好在大门离地有点空隙,我就从那里钻出去。
    中午也没法和同学一样回家吃午饭,回到住处,通常看到的是桌上的几块钱和留言条,买来午饭,边吃边看报纸,安静的院子里只有收音机在响,多年后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孤独的小孩儿都有一台收音机,深有感触。
    就是从那个三年级开始,以后的每个寒暑假结束时都是我备受煎熬的日子。心里是空落落的,想笑却笑不出来,最期待放学的时间,当我第一次看到“归心似箭”这个词时,着实把想出这个词的人佩服了一番。
    不过这样“失落”的状态也就持续两个星期,随后就会跟同学玩得不亦乐乎了。初中时唯一一个没有感伤的寒假——春节后我们重新分班,和几个好朋友分到了一起。高中时也仅有一次不被想家纠缠的开学,那是高一下学期文理科分班,和好朋友分到了一个班的兴奋冲淡了对家的思念。
    高中时住校,同学问我家离学校有多远,对数字没有概念的我说有几千里吧,骑自行车得一个多小时呢。不记得这个笑话被同学们念叨了多久,但这个答案却真实地反映了离家20里在我心目中的距离。终于可以和同学们结伴回家了,但这次却不是回家吃午饭,而是每个周末回家一次。周五的下午真是好天气,回家的路线也是经过我们科学论证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自然节约时间。
    即使高三时,想家的念头还是没有被责任感征服,那年正月初八开学,本来这天是爷爷的生日,但也是从那年开始我们再也无法为爷爷过生日了。无精打采地上完了一天的课,鼓足勇气向班主任请假回家。别的同学都在晚自修的时候,我正迎着寒风奋力蹬着自行车,见到家门的那一刻,失魂落魄的我终于找到了归宿。
    大学,严格来讲和高中是一个校园,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得见高中时的操场。这样熟悉的环境并没有让我有“宾至如归”感觉。报到时宿舍里其他五个人开开心心地感受着周围的新奇,我却心情低落地想,要去打热水,要去银行排队,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哪有在家舒服啊。电话打回家,禁不住大哭,就说一句话我要回家……这让室友们目瞪口呆,家在外地的她们没说要回家,反而是我这个每周可以回家的人……大学生活波澜不惊,回家的频率和高中一样,路还是那条最短的线段,只是少了同行的人,他们都到外地去上大学了。令我不解的是他们寄给我的信里丝毫没有想家的文字。大四毕业时,学校旁边文具店老板忍不住问我什么时候高考?
    实习结束后,不知道该干什么,但觉得不应该工作,所以继续读书就是唯一的选择了。上海是从未想过要来的地方,印象中上海是光怪陆离的、是灯红酒绿的、是吴侬软语、是阴雨连绵……总之是不适合我这个粗犷的北方人,但生活的奇妙就在于它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稀里糊涂2004年竟然到了上海读书。大城市的生活让在小城镇待了20几年的我一下子找不到了方向。不喜欢的又岂止打热水一件事,连我认为天经地义的午睡在这里都是怪谈。
    第一堂老师开门见山地说,你们来上海的时候都说不喜欢,但毕业的时候你们都不想走。我也只当笑谈听了,只觉得这话深刻,但没觉得它有道理。第一年的时间就在对比家乡和现状中度过,养成的唯一习惯就是每周在楼下的电话亭里打两个电话回家,还有在拨通电话之前努力让自己微笑……虽然不在家,但是对家乡的天气和大事却了如指掌,爸妈肯定也觉得女儿在上海的生活很快乐。
    毕业了,我和大部分同学选择了留在上海,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老师当年的论断。地图上家乡到上海的距离是800多公里,这一次真的是千里之外了。大学寝室里的同学都觉得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谁知道呢,奇妙的生活。每周两次打电话回家还是不变的习惯,最常做的事就是提醒爸妈注意身体。对家的感觉不仅仅是依恋更多了牵挂。
    走过的路,是离家越来越远的路,但是心与家的距离却从没有变过,我想这份温暖的想念会陪自己一路走下去。

126412932279696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