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国旗下演讲——世界读书日

2017-04-23 作者:17届5班 周子琛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定在4月23日,部分是为了纪念莎士比亚——他在401年前的4月23日逝世。今天,我提倡大家阅读文学经典,尤其是小说与戏剧。平日里我们较多接触的是诗歌与散文,它们从个体视角近距离描绘生活,但往往仅停留在生活的某个切面。而那些深刻的小说与戏剧则不同,它们叙写人物以挖掘真实的人性与道德,描摹社会以映射作者的洞察。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众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正等着我们静心品读。在此,我想阐述文学经典对于我们的切身意义。

首先,文学经典使我们发现自我。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都是个体精神的再现。在我们这个年龄,思维活动丰富,但有时浮于表面。我们或许拥有纠结的内心,对世界与人生抱有疑问,感到孤独、不被理解;或许有着远大的理想,对生活充满热情,我们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获得认同。从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凯旋,到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悲剧;从《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在苦难中的信念,到《尤利西斯》里的市侩在麻木中的温情,我们感受历史中不同阶层的生活,也是在审视自己精神的一个个侧面。

这样的阅读经历赋予我们更多样的情感,使我们理解他人的思想,更好地与别人共处——这就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价值,通过情感的共享使个体不再孤独。

其次,文学经典使我们从远处洞察人世。

文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将整个世界缩影在文字之中,将个人体验上升到普世高度,用真切的思想和朴实的情感感染我们,成就了一部又一部不朽之作。福楼拜有言:

“真正的大师概括人类,不为自己操心,也不把自己的激情挂在心上;他们把个人的品格束之高阁,而湮没在别人的品格里;他们的作品再现整个宇宙,熠熠生辉,五光十色,犹如投影在海上的漫天繁星和湛蓝苍穹。”

我们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是超越自我体验、探寻普世价值的过程。

以莎士比亚为例,他在《麦克白》中写道: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拙劣的演员,在台上时而昂首阔步、时而苦恼不前,之后便杳无声息。那只是痴人所说的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而象征着虚无。”

我们随着莎士比亚立足高远­,怀着一种浩瀚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在这样一部悲剧中,经历着身世浮沉,领会渺小的个体生命不灭的精神,折射出一种永恒的艺术与人性尊严。

1949年福克纳在诺奖演说中指出,值得作家呕心沥血地去写的只有人类的内心冲突,以及心灵深处亘古不变的真理:爱、荣誉、怜悯、自豪、同情和牺牲的精神。

我们应当从阅读中得到的,也正是这些给予人类以人性的品质:爱、荣誉、怜悯、自豪、同情和牺牲的精神。我们抛弃古板的教条,用真实的情感,感受生活与艺术的真与美。

文学经典中曲折地蕴含着世界的本质,我们不可避免将面对时间的消逝与命运的无常,以及悲剧性的世界观——但是我们从不会因此消沉。有一份信念将源源不断地从生命中涌出,它支持着我们去逆流而上,摒弃恐惧与迷惘,获得精神与生命的和谐。

现今,让我们阅读经典,从中发现自我,改善自我;认可互相的价值,使全人类发自内心地团结起来,臻至化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