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你我身边——初二历史记录活动展(二)

2015-04-07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1960年代末,中国与邻国苏联因政治立场进行了一次战争,史称“珍宝岛战争”。苏军悍然登陆,遭到中国部队猛烈还击。这场战争中,苏军出动了当时最先进的T-64,中国军队的59式(T-54)无法击穿它的正面装甲。我外公当时在为兵工厂工作,负责坦克穿甲弹的设计。当时命令下来要求马上研制新型炮弹或对旧炮进行改良。外公他们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发现打不穿的原因主要是T-64装甲容易产生跳弹。他们抓紧时间全力以赴赶制了一批防滑帽。在2天的紧凑时间内进行了弹道测试,外形定模,击穿了4辆T-64,扭转了中苏装甲车辆损失比,震慑了苏军高层,帮助中国军队夺回了珍宝岛,让苏联惊异于中国的反坦克能力。这一战,有效组织了中苏大战以及苏联的核打击计划,试探了美国的反应,让中央决定与美国建交,外公他们也因立下大功被通报表扬。
  毛主席在这一站之后,深刻认识到把兵工企业和重点单放在前线的危险,打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大搞三线建设。于是,负责制造炮弹和导弹的重点单位派出了五个人(外公在内),驱车从哈尔滨到河南选厂址,四川境内全是森林,5个人在中只能下车徒步考察,经过一年多喝溪水,打猎为食的艰苦探寻,综合水源,矿石,能源,交通,安全几个方面选定了位置。之后整个厂的人都来前来建设,电线杆都是树木做的,连水管也没有,要翻过大山,到后面的小溪挑水。当时我大姨也出生了,外公特地建造了一件小木屋,用钢绳做栅栏,天天只有玉米糊吃。经过5,6年的艰苦建设,成了全国非常现代化的兵工厂,也成为河南空射导弹研究所的前身,生产7.62,12.7mm子弹和120mm,105mm炮弹以及红旗2地空导弹,制造了大量武器给对越反击战做准备,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在老山前线充足的大口径机枪子弹产能广受好评。
  后来我外公进入国防办公室工作,负责战略核武器的研制。当时人们一听指挥就努力工作的劲外公记忆犹新,没有人会抱怨,然而当时武器的落后,依靠人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补偿。当时中国的人民十分勇敢,不畏惧一切困难,这也将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那些人们的基础建设给现在的工业化社会创造了条件,为现在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初二7班 郭子睿)

II

   我的爸爸出生在湖北一个小村庄。从小他就经常给我讲一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发生在那个每年都去的,平静而美丽的地方的故事。
   爸爸出生在1960年,从1967年上小学开始到1977年高中毕业正好是“文革”十年,所以当时尽管已经算高中毕业,实际上文化课基本上没有好好读过。那是个非常不重视教育的年代,听爸爸说,他初中时物理、化学分上下册,初一新来的老师从上册开始讲起,中间换了个老师又从头开始上。之后老师换得频繁,每位老师无一例外从头开始讲,直至高中毕业也未能上完一本初中物理上册。剩余的学习时间多数在搞“大批判”,学农学工,那代学生的学生几乎是荒废的。
   高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爸爸留在学校做了老师。可是他毕竟只读过初中物理上册,要教高中物理,只能向他表哥借来高中教材每天自学到深夜,第二天硬着头皮上讲台教书。当时的学习条件就是这样,直到1978年爸爸的学校里忽然开始流传邓小平复出了,准备恢复高考。在那之前,上大学的人选都是推荐制,只有父母做官才有机会上大学。果然那年十月初中央突然宣布立即在十二月恢复高考,只有两个月复习时间,且没有复习范围、资料,要取得好成绩显然很困难,但是这是一个可以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那一年近十届初中、高中毕业生都投入高考的复习中。爸爸每天都复习到一两点,也经常走几十公里路去县城听一次专家的讲座。直到高考后,在十二月底的一天爸爸正在和其他老师一起在附近一个水利工程“挖土挑泥,学修水利”,爷爷从家里跑到那里很远就开始朝爸爸大喊:“快!考上了!电话通知你去体检呢!”爸爸激动得马上把扁担一扔跑回家,准备第二天去县城体检。
爸爸告诉我,那一届高考连同大专、本科,整个镇只有十八个考进了大学,也是那届高考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听完爸爸的故事,我意识到了读书带给了那一代人多大的希望,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文革”时工厂、学校都在“大批判”,国家经济停滞,恢复高考后教育步入正轨,科技才得以发展。当时爸爸的学习条件如此艰苦,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读书?
   同时,我也认识到多听听爸爸这样亲身经历的历史能有更深的感触,更能引以为鉴,收获更多。(初二6班 汤中昱)

 

III

历史纪实
   外公生于1942年,他的父亲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在德资公司任职,母亲是家庭妇女,有很多兄弟姐妹,生活无忧。翻看外公童年的照片,能感受到他童年生活的优越,梳着西式发型,穿着西服,非常神气。
   然而,那是个变化极快的年代。1958年“大跃进”开始,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兴铁路,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困难。 “上山下乡”的热潮持续进行,1961年,正读高中的外公恰逢部队征兵,而他也通过了体检,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离开了上海,响应党的号召,去了部队,接受部队的磨练。
   刚到部队,对于外公这个从大城市出来的人来说,一切都异常的陌生,但凭着外公的聪明和毅力,还是很快适应下来了。部队领导见外公年龄小,就安排他放羊。
   “放羊”这事情,看似简单,但又不简单。外公常常赶着一大群羊,要走上好几里路,才能到达吃草的地方。年轻的外公,背井离乡,独自在异乡放羊,这场面不免有些凄凉。苏北的冬天,又特别的寒冷,只穿着单薄的军装的外公也冷得瑟瑟发抖。好在有这些可爱的羊,外公不得已只能和它们挤在一起取暖,羊群在那个特殊的冬天为外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暖意。外公也特别地照顾它们,常常走很远的路为它们寻找草地。外公和羊们成了那个年代特殊的好朋友,一起远行、一起玩耍。
   半年后,一纸家书,“母亲病故”,外公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难过得与羊群抱头痛哭。回家奔丧后回到部队的外公,也只有在羊群中得到了些安慰,可爱羊们常常摩挲着外公的下巴,似乎在抚慰的痛苦的内心!
   不久,部队领导的一道命令,令外公再次尝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1959年,开始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也就是“三年自然灾害”,逐渐蔓延到了部队。实在没东西吃,又不能让战士挨饿,于是决定吃“羊肉”。这些羊可不仅仅是羊啊,它们是外公的朋友啊!可是“军令难违”,外公无力辩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羊们一只只地成为了盘中餐,而外公一块也没有碰,至今也不吃羊肉。
   直到现在,给我讲起这件事,外公就会眼泛泪光,就会哽咽。那个年代给外公带来的并没有什么很美好的回忆,有的只是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无奈的现实。

历史感悟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时代的车轮将这些都抛在了身后。
   听外公讲过去的事情,是我最喜欢的事情。外公的幽默、生动令故事犹如昨天般清晰。我常常听的是外公讲的过去的趣事,而这样沉重的往事我是第一次听,也是第一次与外公共同感受那个年代带给人们的伤痛!
   根据外公的叙述,我也上网查找了那时的时代背景。“大跃进”可谓是个疯狂的时代,全民大炼钢铁,甚至连家里的铁锅都拿出来炼钢!而“上山下乡”更是让多少知识青年来到了穷乡僻壤,有的甚至在那里待了一辈子,而之后的“知识青年”返乡又造成了多少社会问题。“三年自然灾害”的痛苦更是我们这一代无法体会的,食物的缺乏,导致了多少人间悲剧。1966-1976的“文化大革命”,更使那个年代雪上加霜。
   在我感慨万千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他难言的过去,然而,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在认识了过去的错误的基础上,国家才有了新的方向,新的政策,才不会重蹈覆辙。
   看到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强大,在国际的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困难和痛苦,我们是在几代人的付出上享受到了幸福,我们更应该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有用的知识,为国家的明天献出自己的力量!(初二7班 何璟汇)

 

IV

 

不知道战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但想必是非常残酷的。——题记
   最近世界上貌似都不太和平。国与国“勾心斗角”;恐怖分子袭击的袭击,跟军队打仗的打仗。看到不断弥漫的硝烟和炮火,让我想起了以前父亲告诉我的一个故事。
   我有一位远房叔叔,曾经上过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记得,他刚参战时是1984年初,那时正是中越战争“二山轮战”的期间。当时,叔叔还只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与他同时步入战场的,还有几百位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们,他们无一例外,都被分配到了侦察连,叔叔任副连长。
   战前要划破手指写血书。叔叔把手指切开,刚写了一个字,血就凝住了。旁边的战友看到这个,打趣他:“命这么硬,不怕死啊!”然而,叔叔的特别体质真的在最后救了他一命。
   侦察连一马当先,是全军的刀尖。他们要从文山线路,自马里坡突入,甚至最远要到敌后几百公里。因为侦察需要,所以都伪装起来,穿得跟敌军一样。甚至最近的时候可能隔两三米和敌人遇见,随时会爆发战斗。
   最常遇见的是丛林遭遇战。6月,叔叔经历了记忆里最惨烈的一次肉搏战,双方都拿着56式军刺。那次,他的右腿肚被刺穿。敌人都很强,但无一不被侦察队歼灭。
   叔叔十分骁勇,扣林山战役中,他带着一个排伪装成一个营的浩大声势,守了要地一整夜。中间,前来支援的队伍被堵在半路。但叔叔带着几十个人一次又一次逼退敌方整个营的攻击。
   大大小小的各类战役,他光是近距离,就干掉了20多个敌人。
   参战一年后,他从副连长升为侦察大队代理营长,当时他与他的兵们还都很年轻。但可惜,这几十个年轻人大多都死于1985年5月28日。
   当时,他们为了应对越军的6月反击,再次深入敌后侦查火力配备、弹药、兵力等等。完成后,返回到约40公里处,却被敌人包围在了山谷底部。唯一的缺口,只有北边的敌方阵地。在机枪与火焰喷射器的攻击下,眼看大队就要被歼灭。
   叔叔做了一次举手表决:以己方为中心,半径500米内自杀式炮弹攻击。
   “嘭嘭”的炮火声传来,双方的炮战也逐渐开始了。但叔叔什么都听不到,只能发现自己被炸飞,又被炸飞。炮弹的气浪把他挂到了旁边报废的坦克炮筒上。
   人在武器面前实在太过脆弱。万幸,强大的血小板凝血救了他一命。
   后来他在一片尸横遍野中被人发现,救起来。检查出来浑身多处骨折,但幸亏还留了一口气,被判定为二级伤残。他原本应该是国家天经地义养一辈子的人,最后他却拒绝了。
   故事听完,我不仅对于战争的意义颇有些看法。叔叔的经历只是战场上的沧海一粟,有更多人因此丢了性命。可最后,真正得到的,又有什么呢?
   我还查阅了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但丝毫找不到任何有关“5.28炮战”的描述。看来,如此大规模、如此惨烈的炮战也不过是战争里的九牛一毛而已。可惜那些男儿们抛头颅、洒热血。
   愿天下少些战事,多些和平。(初二3班 魏致远)

 

V

   去年暑假我和父母去了贵州遵义,火车开了一天一夜,爸妈比我还兴奋,不停地向窗外瞧.不过是普通的山山水水,而在他们眼中,却有别样的味道。
   那是70年代初。爸爸说,当年国家号召进行“三线建设”,毫无选择,全家第一次坐上火车。灯火通明的火车站敲锣打鼓的格外热闹。那时太小,他懵懂只知道依稀有大事发生。火车开动的那一瞬间,哭声、道别声代替了欢声笑语,亲人们的依依不舍,车上车下的人们紧紧拉着手不愿松开。火车终于开动了,一切归为平静。爸爸说到这里,他无奈地一笑:“谁知道,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整整一星期的火车,爸爸随爷爷奶奶来到了新的城市,四面环山,青山绿水。从长江最东端的大上海来到了被称为夜郎国的贵州遵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个围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爸爸说,那时太小,哪里体会得到大人们的困惑与无奈,哪里理解青年们为祖国建设献青春的亢奋,有的只是好奇罢了。
   三线建设就在这“无天三日晴,人无三分银,地无三尺平”的遵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到遵义大概凌晨一点左右,爸爸他们从车站坐着大卡车到山上,一片漆黑;全家被安排在动力车间的一个办公室里,早上起来,推开门窗,四面环山。爷爷奶奶用新的搪瓷面盆和新的毛巾接来山泉水给爸爸洗脸。“山水太清澈了,蓝色的毛巾泡在水里,水也要变成蓝色了。”爸爸回忆道,“我还特喜欢拍着水花玩,冰凉冰凉的。”
   爸爸回忆说那年夏天,下了几次鸡蛋大的冰雹,大家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天气,吓得躲在床底下、桌子底下。“那时是真的害怕。”现在想来,爸爸仍津津乐道。
   大人们忙着抓革命,促生产;孩子们串门,爬山,做游戏。大约这样过了半年多,山脚下的家属楼落成了,很快也有了通往城里的第一条马路——当时那里最好的一条马路。工厂主要是由上海内迁过去的,所以在当地人眼中,那儿就是个小上海i。遵义山区建起了一座座厂房,送礼了一栋栋高楼。历史见证了一切。
   我问起爸爸“那家是什么样子的?”“当时家家户户摆饰都是一样的,一样的床、方桌、长凳,要是哪家有个八仙桌什么的,就是奢侈品啦!”那时一个商品匮乏的年代,买食品要凭票。爸爸说每会和爷爷一起去新街的肉店排队。肉店排长队,豆制品摊位排长队,连买蔬菜都要排队,而且要命的是排在后面不一定买得到。一开门,长队立马乱起来,人们敲打着那扇简陋的小窗,争相把票子塞进去,换回的是肉就很开心了,什么大排小排、瘦肉肥肉的,想也不想。要是没有买到旧沮丧了,因为不知道过几天才有肉卖。
   说起吃的,爸爸说那时厂里条件还算好,有时候有肉包吃。山上野狗很多,爸爸只好把肉包藏在怀里,远远地狗就闻道了肉包的香味,一路跟着。爸爸只好赶紧咬两口,然后把包子远远地丢掉。后来学机灵了,见狗跟着,就蹲下来装在地上捡石子。狗一见这动作,就躲的远远的。
    每年厂里总有两到三次火车,拉回来的都是从上海带回来的糖果饼干,各种罐头、印象最深的午餐肉、烤子鱼,夏天有时还有袋装的汽水和酸梅汤。每逢主席的生日,每家每户可以在食堂里吃一碗排骨面。那种兴奋的感觉就好像过年一样。
   谈论起爸爸的校园生活,爸爸说:“那时大家都坐在长条板凳上上上课,桌子都是凹凸不平的,上面有好多的小洞。”爸爸说有些调皮的男生考试就把书抵在下面,透着小洞看书作弊。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
   每年的六一节,爸爸说六一不过节,得干活。家里翻箱倒柜地找煤矿,装两个篮框,用扁担挑到学校,一大群孩子就趴在操场上填坑。一下雨操场上都是水坑,每次过节就是填坑。
   后来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的序幕,生活有明显的变化。人们脱下了宽大的不能体现性别的衣服。女孩子们烫发穿裙子,男孩子们穿喇叭裤格子衬衫。大家相约去球场溜冰,去改造的会议室跳舞。他们挤在一起,看“来自大西洋底下的人”,挤在一起看春晚,听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满大街都飘着邓丽君的歌。慢慢的每家每户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遵义地区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这片热土上,爷爷奶奶们研制导弹、发射卫星,而爸爸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本是纸上简简单单的“三线工程”、“70年代”,通过爸爸故事的点滴记述,让这段历史活灵活现起来。一个年代早就了一代的人,站在当年平民百姓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年代,听着爸爸的故事,竟泛起阵阵酸意。历史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性:历史带给爸爸美好纯真的童年回忆、青年回忆,也让爸爸结识了同样在大院里生活了十多年的妈妈,机率不过百分之七的从初中到大学的浪漫史;历史将爸爸那代人关在这围城中,从大城市到山区,失去了城市里更好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这一关就是二十年。
   只有这样详细的了解,才能懂得那个年代历史的甜与苦;只有如此的寻根问底,才知道自己以前知道的很肤浅,不过是是皮毛罢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么多,此刻笔下,我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亲临历史,走进历史,才让我深刻了解到,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初二3班 刘诗雨)